又到了这个时节,中国足坛的脉搏随着一份看似寻常却意义深远的通告而微微加速。就在九月初秋的微凉之中,具体说来是9月3日这天,中国足球协会向全国的教练员群体发出了一则关于2025年度B级与A级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报名通知。这不仅仅是一纸公文,它更像是联赛大幕拉开前的一声哨响,预示着一场关于知识更新与执教资质维系的“升级赛”即将展开。对于那些在绿茵场边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教练们而言,这不仅仅是维持生计的必要环节,更是他们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他们在日趋专业化的足球世界中立足的通行证。
这份通知的核心要义,直指当下全球足球发展的大趋势:专业化与国际化。它明确指出,此次继续教育培训是依据《亚足联教练员培训公约》以及《中国足球协会教练员培训管理规定》(2023年版)这两份纲领性文件所执行。这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足球的教练员体系正深度对标国际标准,力求与亚洲乃至世界足球的先进理念同步。在瞬息万变的现代足球战术与训练理论面前,持续学习、更新知识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备的职业素养。那些手握B级或A级证书,但执教执照即将于本年度到期或已过期的教练员,以及那些已先行完成了线上学习的同仁们,都必须重新步入课堂,完成这一轮的知识“充电”,方能确保其执教资格的延续。
纵观本次培训的整体设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成为了主流。中国足协承担了线上学习的费用,这无疑减轻了教练员的部分负担,体现了对职业发展支持的姿态。然而,线下课程依然需要参训者自费,B级培训每人1500元,A级培训则为2000元。这笔费用,在教练员看来,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一种再投资,是对未来职业前景的展望。线下学习不仅是学分累积的需要,更是教练员们面对面交流、碰撞思想、分享经验的宝贵平台。在这片交流的土壤上,他们可以聆听行业专家的最新解读,共同探讨战术趋势,甚至建立起未来合作的桥梁。唯有将线上理论知识与线下实践讨论融会贯通,方能最终获得执教执照的有效期延期,继续在绿茵场边挥洒汗水、贡献智慧。
时间节点总是关键。本次培训的报名截止日期设定在2024年9月5日17:00。这给予了相关教练员非常紧凑的准备时间,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足协在推进教练员培训工作上的高效与紧迫。对于众多奔波于各地俱乐部、青训机构的教练而言,在短时间内完成报名决策与相关准备,无疑是一场小小的“考验”。它要求教练员们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动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不至于在关键时刻因疏忽而错失良机。这份通知虽然发于2024年9月3日,但其所指的培训时间已跨入了2025年,这或许是足协提前规划、未雨绸缪的一种体现,也可能是文本措辞上的一点小小的笔误,但无论如何,信息的即时传达和精准理解对于教练员个体而言至关重要。
具体到B级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其线下部分被安排了24个学时。培训对象明确指向那些证书即将到期或已过期,且已于2025年2月17日之前完成线上继续教育的B级教练员。培训的时间被精心划分为两期,以错峰的方式提高培训效率,分别是9月13日至15日的第一期,以及9月16日至18日的第二期。而承办这一重要培训的地点,则选在了素有“体育人才摇篮”之称的武汉体育学院。此举不仅利用了院校专业的体育设施与学术氛围,也方便了中部地区的教练员参训。每位参培者需要承担1500元的线下课程费用,这包含了场地、师资等各项开支,是教练员为专业提升所付出的合理代价。
而对于更高一级的A级教练员,其继续教育培训的线下学时则增加到了32个学时,体现了A级执教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更高要求。同样,培训对象是持有A级证书且执照即将到期或已过期,并已于2025年2月17日之前完成线上继续教育的教练员。A级培训的首期时间定于9月10日至13日,地点则选在拥有完善足球训练设施的陕西省丈八足球训练基地。作为西北地区的足球重镇,丈八基地为A级教练员提供了理想的学习和交流环境。与B级培训类似,A级教练员也需自费2000元用于线下学习部分,这无疑是他们通往更高执教平台、掌握更先进战术理念的必经之路。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足协在教练员分级培训上的严谨与考量,力求在不同层级上提供匹配其执教水平的专业发展机会。
在报名与录取流程上,中国足协采取了委托会员协会举办线下课程的方式,并将通过教练员培训管理系统、短信通知以及会员协会的通告等多种渠道,至少提前5天联系学员确认参培情况。这种多方联动、提前告知的模式,旨在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学员因信息不畅而错失机会。值得一提的是,线下学习部分的学员录取将采用“就近原则”,优先录取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学员。这一举措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对教练员实际情况的体恤与考量。它不仅能有效降低教练员的差旅成本和时间消耗,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内教练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更为紧密的地区足球生态圈。这种人性化的安排,无疑会受到广大教练员的欢迎。
除了常规的培训安排,通知中还特别提及了两项重要的注意事项,它们关乎教练员的职业规划与证书延续的策略。首先,那些执教执照将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同时又已报名并计划于2025年参加更高级别等级教练员培训的学员,被明确建议应同时报名参加本年度的继续教育培训。这一建议背后的逻辑非常清晰:它提供了一层“保障网”。万一学员未能被更高级别培训录取,他们依然能够通过完成继续教育来获得现有执教执照的有效期延期,避免因高级别培训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现有执照失效的风险。当然,如果最终被高级别培训录取,学员可以随时退出继续教育培训,足协的这种安排体现了充分的灵活性和对教练员职业发展路径的尊重。
其次,通知还强调了一个容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区别:教练员的等级执教执照(B级、A级)与专项执教执照(如守门员、体能教练)的有效期是不同步的。这意味着,参加守门员或体能专项培训,并不能获得等级执教执照的有效期延期。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提醒教练员们必须清晰区分不同类型执照的续期要求。中国足协也承诺,将另行举办守门员、体能专项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这表明足协正在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细化的教练员培养与管理体系,以满足现代足球对各岗位专业人才的需求。这种分门别类的精细化管理,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足球教练员的整体专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最后,通知列出了两位中国足协技术部的联系人(夏辉、丁嘉豪)及其联系电话,以及教练员培训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宋明昊的联系电话。这些联系方式的存在,为教练员在报名、培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问和问题提供了直接的沟通渠道。在如此重要的职业发展环节中,畅通的沟通是确保一切顺利进行的关键。这不仅是官方流程的完善,更是中国足协服务教练员群体的体现。毕竟,只有教练员队伍的持续进步与专业化,才能为中国足球的长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足球人才,最终推动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升。
这份看似平常的通知,实则勾勒出中国足球在教练员培养体系上不断完善的图景。它不只是一项简单的行政指令,更是对所有在足球岗位上辛勤耕耘的教练员们的一次提醒:在瞬息万变的绿茵世界里,学习永无止境,专业是唯一的通行证。未来中国足球的腾飞,离不开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教练员队伍的支撑。而每一次这样的继续教育培训,都是在为这支队伍注入新的血液,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持续的努力,中国足球的教练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为这项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强大的智慧与力量。
标签: